在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重大突破的带动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世界范围内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和逐步形成,将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并将深刻改变国际分工格局和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为我国生物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一、世界范围内生物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战略产业
(一)世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已经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
现代生物技术首先应用于医药和农业领域,生物医药业、生物农业快速增长。全球范围内正在研制的2000多种生物药物80%已进入临床试验,批准了6000多例转基因动植物进行试验,批准生产的转基因动植物已达100余种;生物药品销售额占整个医药工业的比重,从1995年的不到4%迅速提高到2005年的11%,达到600多亿美元。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10年间增长了50倍,2005年达到9000万公顷。近年来,现代生物技术进一步向化学工业、造纸工业、环保工业、能源工业等渗透和融合,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一批新兴产业群体正在形成,将会出现一个又一个新的产业化浪潮。
(二)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规模巨大的主导产业
近10年来,全球生物产业的销售额约每5年翻一番,许多国家生物产业销售额增长率高达25%-30%,远高于全球经济增长率。到2005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市场价值达52.5亿美元,占全球种子市场的18%;燃料乙醇产量约为3000万吨,生物柴油产量已超过350万吨;生物服务市场以年均20-25%的速度快速增长,2005年全球委托合同研究达163亿美元,占研发投入的24.7%。更重要的是,现代生物技术是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最具关键性意义的科技创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要求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巨大动力和广阔市场空间。
(三)世界许多国家都将生物产业作为抢占新世纪国际经济制高点的战略新兴产业
目前加速生物产业发展,抢占生物经济时代制高点,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美国白宫、国会均设有生物技术产业委员会跟踪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及时研究制订财政预算、管理法规和税收政策;先后启动实施了禽流感防治专项行动计划、国家生物质能源计划、生物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生物盾计划等专项行动计划,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欧盟委员会制订了《欧盟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欧洲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政策措施,强调欧盟各国应发展生物产业集群,发挥在国际合作和制订国际标准中的领导地位。日本制定“生物产业立国”战略,并于2002年启动实施了“生物行动计划”,具体包括50个指导计划、88个基本计划和200个详细行动计划。印度力争成为生物产业大国,2001年研究制定了《印度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专家预言,继信息经济之后人类将在21世纪20年代迎来生物经济时代。
二、我国具备发展生物产业、生物经济的良好基础和优势
(一)我国生物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相对较小,生物产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在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等生命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在杂交水稻、转基因棉花等生物育种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全国进入临床研究的生物新药已达150多个,已有基因工程干扰素等21种生物技术药物投入生产,脑恶性胶质瘤、血友病B等疾病的6种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治疗方案进入临床实验。2005年,全国生物产业实现增加值约2000亿元。2006年,全国生物制品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18亿元,增长21.7%;生物技术棉花种植面积已超过6100万亩,生物农药年生产总量达到12万吨,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已近140万吨。目前在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领先地位。
(二)我国生物资源丰富,为发展生物产业、生物经济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库”
我国国土辽阔、海域宽广,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加之有较古老的地质历史,孕育了极其丰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全国高等植物有30000余种,脊椎动物有6347种,分别占世界总种数的10%和14%;药用植物有11000多种,牧草4200多种;经济树种有1000种以上;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达599类。目前已知脊椎动物中有667种、种子植物中17300多种、真核微生物中2000多种是我国特有的。
(三)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的新阶段,为发展生物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内在动力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已达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的新的战略起点。人民生活由“消费型”向“发展型”升级,在基本解决“吃饭”问题之后,城乡居民对“吃药”的需求、对“健康消费”的支出必将大幅上升。同时,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用药总额将会快速增长;此外,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将日趋突出,迫切需要加快发展生物农业、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产业,推动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
(四)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研发队伍,为发展生物产业提供人才保障
目前,我国每年培养2000多名生物学博士生,在涉及生命、医学、农学等领域的300余家科研机构拥有2万余名科研人员。国外有10多万名我国留学生从事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国际著名刊物上生物技术方面的论文有25%是华人独自或参与完成的。在大型跨国生物企业科研所中有40%~50%是我国留学生或华人、华侨。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已具备了参与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实力和能力。
三、我国生物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战略机遇
(一)时代机遇
当前,现代生物产业发展正处于成长期,产业内尚未形成类似汽车、半导体、软件等产业那样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为我国在局部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我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机遇期,在我国具有产业经济技术基础的领域,抢占一些制高点,实现跨越发展,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全球化机遇
从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发明到进入生物经济时代,需要庞大的人力、财力投入,需要全球市场分摊创新成本,国际合作将是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这为我国发挥比较优势,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交流与合作,实现生物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可以发挥独特的生物资源优势,广泛参与生物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分享生物技术创新成果,加快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
(三)生物产业与传统产业联动发展机遇
我国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生物技术应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发展空间也比较广阔。我国只要坚持以应用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生物经济、循环经济、知识经济和工业化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我国在纺织、化工、冶金等领域的比较优势,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价值,在发展生物经济的同时,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孕育期是后发国家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契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科学谋划、及早部署,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积极培育现代生物产业,主动迎接生物经济时代,努力开创生物经济时代新的辉煌。
(来源:2007/6/2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